比特派官网app下载安卓版|任重而道远

作者: 比特派官网app下载安卓版
2024-03-08 21:18:00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_百度百科

不弘毅,任重而道远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播报讨论上传视频俗语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论语·泰伯章》中曾子说的一句话,原文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中文名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提出者曾子出    处《论语·泰伯章》解    释弘毅:弘,广大。毅,强毅目录1现代汉语译文2英语参考译文3泰伯篇介绍现代汉语译文播报编辑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英语参考译文播报编辑An educated gentleman must be resolute and broad-minded, for he has taken up a heavy responsibility and a long course. Is it not a heavy responsibility, which is to practice benevolence? Is it not a long course, which will end only with his death?泰伯篇介绍播报编辑本篇共计2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处断句存在争议,还有一说法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本篇的基本内容,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见解。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全诗赏析_古诗文网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全诗赏析_古诗文网

古诗文网

下载APP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出自先秦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十章》

解释: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很遥远。

赏析:此句认为君子应该以弘扬仁道作为一生的奋斗目标,具有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为实现仁德而奋斗,赞扬了这种为了实行仁道而奋斗终身的精神。

古文岛

APP客户端

立即打开

原文

孔子及其弟子《论语十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

阅读全文 ∨

逐则注解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阅读全文 ∨

“乐”的解释

  不亦乐乎的“乐”不应该读yuè,而应该读lè。

  因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熹的注释是:说,同悦;乐,音洛。《论语 雍也》中还有一句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阅读全文 ∨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1)不亦说(yuè)乎(“说”同“悦”,愉快。)(2)诲女(rǔ)知之乎(“女”同“汝”,你。)(3)是知(zhì)也。(“知”同“智”,聪明。)

二、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一定的时间。)

阅读全文 ∨

所涉成语

【不亦乐乎】:指快乐得无法形容。【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择善而从】:指选择好的学,按照

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节选自《论语》,其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参考资料:完善

1、

夏征农 等·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简析

  这篇文章内容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其一方面论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明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同时,文中还阐明了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事的原则和培养人的美好品格。此文对后世的教

阅读全文 ∨

任重道远(汉语成语)_百度百科

(汉语成语)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任重道远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展开添加义项任重道远[rèn zhòng dào yuǎn]播报讨论上传视频汉语成语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任重道远(拼音:rèn zhòng dào yuǎ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泰伯》。 [1]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指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肩负的责任重大,并且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联合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1] [3]中文名任重道远拼    音rèn zhòng dào yuǎn近义词全力以赴、负重致远反义词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出    处《论语·泰伯》注音字母ㄖㄣˋ ㄓㄨㄙˋ ㄉㄠˋ ㄧㄨㄢˇ语法结构联合式语法属性作谓语、定语目录1成语出处2成语故事3成语寓意4成语运用成语出处播报编辑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任重道远”。 [1]成语故事播报编辑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县)人。一直从师于孔子,以孝著称。他完全继承了孔子的学说,被后世尊为“宗圣”,同时他也学习孔子,开馆授学。 [2]有一天,他的几个学生向他请教读书人应该怎样做人。曾子回答说:“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学生们还是有些困惑,便请求道:“请您给我们具体讲一下吧。” [2]曾子说:“读书人之所以读书,目的多是要治理天下,但是治理天下这一重任非常艰巨,而且道路遥远,到死方休。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是不可能完成这个重任的。你们所要担负的使命是将施行仁政作为自己的责任,这一副担子能说不沉重吗?你们要为实现这个目标奋斗终生,能说这一道路不遥远吗?”学生听后深受启发,明白了作为一个读书人而应尽的责任。 [2]成语寓意播报编辑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生活在天下大乱、礼崩乐坏的春秋后期,他们怀着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发表了一系列涉及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的言论,并努力去追求他们的理想。同时,他们希望具有血性的读书人能肩负起社会责任,坚持对仁爱的追求。他们所体现的积极向上的责任意识和勇敢坚毅的精神态度,鼓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 [4]曾子对孔子教诲的理解,金声玉振,振聋发聩,令人起而欲行,热血沸腾。理想在仁、责任在仁、坚守在仁、笃行在仁、至死为仁。把在全天下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胸怀不可谓不宽广;到死后才停止自己的努力,意志不可谓不坚强。任重而道远就是中国读书人应有的志向,这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仁德”精神。这种博大胸襟,崇高德行,家国情怀,民族大义,作为一种理想与责任,一种人生价值观,一种行为范式,深深渗透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子孙。 [5]成语运用播报编辑成文用法“任重道远”指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肩负的责任重大,并且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联合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1] [3]运用示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祭遵传》:”临死遗诫牛车载丧,薄葬洛阳。间以家事,终无所言。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1]宋·宋祁《上皇太后第二表》:“不图含垢之仁,复举扬庭之典。知小谋大,任重道悠。” [1]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达贤录》:“鹤山此论可谓任重道远。” [1]王火《战争和人》卷六:“追求国家民族进步的人都任重道远,而且还可能有非常艰难的前程在前头。” [1]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请问: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奋鞭策马的意思!? - 知乎

请问: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奋鞭策马的意思!? - 知乎首页知乎知学堂发现等你来答​切换模式登录/注册网络文学文学中国文学文学评论文学鉴赏请问: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奋鞭策马的意思!?[图片]显示全部 ​关注者6被浏览89,980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好问题​添加评论​分享​5 个回答默认排序亦然花开​太原理工大学 工程硕士​ 关注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与人亲近,成为亲近的人,不是因为对方乐于接受我们讲的“道理”,而是因为他们愿意倾听我们的“道理”,哪怕有时候我们总是强词夺理,甚至胡搅蛮缠,他们也能够接受,甚至容忍我们的无知无畏,无所顾忌。人生的一半时间都是在欲语还休、扭头不看和沉默寡言中度过。不是不想看,不是不想说,也不是没有意见,只不过是有意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执着。因为世上所有事情,并不是总顺着自己的意愿去发展,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听我们讲道理。人活在世上,随时都在期待着,期待着有什么事情会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注意,期待着我们会对某件事情突然产生兴趣,期待着下一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美好事情,期待着美好时刻会突然降临。然而,经历过无数事情后我们才知道,得偿所愿的都是幸运,兜兜转转的才是生活。每一段旅程都是摸爬滚打着奔向前方,每一段经历都是默默承受着无以言表的伤痛。温暖的阳光总能照进人生的裂缝中,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失意就轻易否定自己。有时你会身感疲惫,有时你会安心休息,有时你的生命匍匐着像一条假寐的狗,而一到有什么事情来了,你就会突然醒来,就像夜晚突然亮起了晨光,白日迎来了清晨。人生,不过是一边行走,一边感悟。岁月,不过是一边出发,一边抵达。世事,不过是一边得到,一边失去。人生有顺境,亦有逆境,偶尔欢喜,时常失落。有所期待,才能勇往无前;心中有光,方能乘风破浪。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所有的美好都藏于时间的缝隙里,始终心怀热忱,才能让生活变成有光照进来的地方。发布于 2023-08-26 11:19​赞同​​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浅水游你就站在那里吧​ 关注 这句话更多的是由古诗词演变过来的对偶佳句,1、“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意为: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风刮得较猛,正是升起风帆,驾船出发的好时机。用来形容万事俱备,是事业发展的好时机。出自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诗句,意为: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原诗:《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任重道远,更需奋鞭策马”意为: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更应该抓紧时间完成任务,奋斗终生。出自《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为:士应该具有坚毅宏大的品格;为什么呢?因为士要把实行和弘扬仁道作为自己人生的使命,为此要奋斗终生,死而后已。弘扬仁道的使命是很重要的;奋斗终生,死而后已,路途是很远的。这岂不是任重而道远吗,要担负这样的使命,没有坚毅弘大的品格是不行的。希望对你有帮助,仅供参考。发布于 2021-03-12 11:00​赞同 7​​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任重而道远_百度百科

远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任重而道远播报讨论上传视频汉语词语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任重而道远,意思是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道路又遥远,要经历长期的奋斗。(有时也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这句话出自《论语·第八章·泰伯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说,士应该具有坚毅宏大的品格;因为士要把实行和弘扬仁道作为自己人生的使命,为此要奋斗终生,死而后已。中文名任重而道远外文名A long way to go拼    音rèn zhòng ér dào yuǎn出    处《论语·第八章·泰伯篇》近义词全力以赴、负重致远反义词无所事事、无所作为目录1解释2出处3示例解释播报编辑rèn zhòng ér dào yuǎn成语:任重而道远任:负担;道:路途。出处播报编辑《论语·泰伯》 [1]【原文】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注释】(1)弘毅:弘,广大。毅,强毅。【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为此理想而奋斗终身,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示例播报编辑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真是任重道远。【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的词语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习近平: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时政--人民网

习近平: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时政--人民网

账号密码记住登录状态

选择去向

强国社区

强国论坛

强国博客

SNS

人民微博

人民聊吧

人民播客

E政广场

七一社区

通行证首页

| 注册

 退出 

选择去向

强国社区

强国论坛

强国博客

SNS

人民微博

人民聊吧

人民播客

E政广场

七一社区

通行证首页

 网站地图

人民网首页

共产党新闻 要闻时政法治|国际军事|台港澳教育|社会图片观点地方|财经汽车房产|体育娱乐文化传媒|电视社区博客访谈|游戏彩信动漫RSS|网站地图

人民网

习近平: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015年07月25日19:45  来源:光明网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学习经典】

――跟习大大学引经据典(三十六)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015年7月24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开幕,习近平主席发来贺信,他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和青年学生、向广大海外中华青年说道: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

(一)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用这句《论语》中曾子的话来勉励青年学子,最为合适不过。

士,在先秦时代是一种社会等级的划分。先秦社会阶层分为贵族、庶民、奴隶,在贵族的排序中,依次是天子、诸侯、大夫、士。所以,士,是贵族里最末的一个群体。

先秦以后,社会等级演变,平民阶层主要指四类群体:士、农、工、商。这时候,士,又成了平民百姓中地位最高的群体身体。

正因为"士"本身拥有着贵族传承的教养与理想,同时又往往体验着平民生活的炎凉与渴望,所以,这些在社会流动中知上知下、可上可下、 既有见识抱负又切实了解民生的一群人,就具有着自己独特的社会使命:社会的建设和完善,需要他们肩负远大的理想,承受现实的苦楚,培养坚毅的品格,坚持长期的奋斗。

这就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知识分子不能不胸怀广阔、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肩负着家国建设的重任,而且个人发展和理想实现的路途,又必将遥远艰辛。

在后来的士农工商四等级中,"士"是专指读书人,所以我们可以就把"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士”,笼统解释为有一定地位、有理想抱负的知识分子。

(二)

先秦贵族中最低等级的士人群体,无法依赖世袭资产挥霍,他们必须依靠自身本领立世,所以,各个思想流派中的代表人物,就显示出了不同的立身特征。比如:儒家培养了文士,以仁义治天下;墨家培养了侠士,以兼爱助黎民;兵家训导出武士,法家练就了谋士,道家熏陶出隐士,杂家历练出方士……这是从学问体系的派别上划分。

然而一个人的学术思想和社会职务又不是单调唯一的、常常是综合展现的,比如,受儒家文化教育的学士,可能同时还是战士,可能文武兼备,还可能儒法兼治……无论是文士还是隐士、是侠士还是方士,都可能是一人多面。所以, 在中国文化的大概念里,逐渐,用"士"来形容人,是在表达一种值得称颂的品格象征。能被称作"士",是在肯定着一个人的人格风范。

因而就有了"义士",无论是什么职业、什么年龄,只要能坚持正义、果敢有为,就为人称道;

因而就有了"士气",无论是富贵贫贱、还是男女老幼,只要保有志气、保持正气,就令人敬重。

这就是"士"的精神力量,这就是"士"的文化骄傲。

士,在中国文化里,是一种具有正面精神力量的人格范式,是一种生命气场呈现为正能量的人格形象。

(三)

而对于年轻的"学士"们来说,以"士不可不弘毅"进行嘉勉:

一方面,是勉励学子们要具备知识的涵养,凭此建设人生、报效家国;

更重要一方面,是提醒青年人要建立品性的高贵,以此光明人生、提升社会。

青春的起点还很稚嫩,未来的路途还很漫长,因此"任重而道远"的提出,就是在士子们临出发之际,拷问他们将在这条遥远的人生行进路上, 意志会坚定还是消磨,心性会高尚还是卑微,士气会坚守还是丧失,"士"的名字会不负骄傲,还是有辱风姿。

中国文化寄托给"士"的期待,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士,是一种知识肯定,是一种人格界定,是一种清正的思想品位,是一种荣光的身份定位。

而今天的青年,就是明天的社会主体;今天的士子,就是明天的国家栋梁。所以,历史期待的声音从古说到今:"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文| 曹雅欣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返回光明网首页

(责编:潘旭海、刘军涛)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分享到...

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查看全部留言

时政要闻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出版发行

新疆干部群众:借“文化产品”攻击新疆必将以…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北京: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媒体不得播出…

时政热图

习近平出访三大看点

七位发言专家谈总书记讲话

习近平再度“号脉”黑龙江

习近平用八句古语指导网信

李克强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

李克强参观“大数据”展

频道精选

“土十条”有哪些任务

公务员录用人数下降

习近平总书记的科技强国梦

习近平出访拓展外交新布局

习近平中国“核主张”备受关注

习近平首访捷克释放外交新信号

学习习近平新闻舆论工作讲话

李克强:以减权限权促源头反腐

两会总理记者会的“15个最”

4年两会看总理政务改革进行时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任仲平文章】

【社  论】

【人民时评】

【评论员文章】

【望海楼】

【人民论坛】

重要理论

【人民日报理论版】

【理论书库】

【理论期刊】

【人民网论】

【人民观察】

【人民讲堂】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原文解释翻译-论语名句-国学梦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原文解释翻译-论语名句-国学梦

传播国学经典养育华夏儿女

搜索一下

手机版

首页

国学经典

古诗

诗词名句

诗人

成语大全

四书五经

四大名著

千字文

论语

周易

大学

中庸

唐诗

周易起名

论语名句

当前位置:国学梦 > 国学经典 > 经部 > 四书五经 > 论语 > 论语名句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原文解释翻译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作者:佚名 全集:论语名句 来源:网络 [挑错/完善]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关键词:论语,泰伯第八

解释翻译[挑错/完善]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这是曾子评价什么人才能称作士人,士人还没到达君子的境界,士人是在求学的人,读书人。『士人不可以不弘毅』,这个「弘」是讲广大,这是见识学问要广大。「毅」,根据包咸的批注说是「强而能决断」这叫毅,刚毅、坚强,能够决断。决断什么?断掉自私自利,断掉名闻利养,断掉五欲六尘,断掉贪瞋痴慢,你才能够刚毅。有那些东西绑着我们,刚毅不起来。所以《易经》上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讲毅。所以士人不可以不弘毅,因为什么?『任重而道远』,责任重大、使命重大,而道路却很遥远。什么样的责任重大?这里告诉我们,『仁以为己任』,以行仁做为自己的任务、自己的使命,所以「重」。行仁这个使命是最重大的,不仅自己行仁,还要向社会推广仁道,让大众一起行仁。『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个大的使命我们一直要肩负着,一直到死的时候才停止。这个「已」就是停止,所以这个是遥远,一生的投入。

  我们现在立志走这个圣贤道路,希望什么?也像曾子这里讲到的,以仁为己任,死而后已。这一生也选择定了,真的没有任何的这些其它的考虑,就是一心一意来弘扬圣贤教育,尤其是佛法,还有儒家。而弘扬最重要的,自己行仁。自己要是没做到,那个弘扬很有限,仅是皮毛,不可能深入。所以「弘毅」第一表现就在于自己力行仁道,断恶修善,对圣贤教诲做到六个字:老实、听话、真干,这是你弘毅的表现。

  这章每每读起来,总感觉到一股正气生起来。曾子讲这个话,之所以有这种感染力,因为他本人做到了,他教导我们也像他一样去做。这个『弘』是讲自己见识学问一定要广大,这是从好学中得来。真正好学是天天不间断,时时刻刻都不间断,绝对不会堕自己青云之志,志在圣贤。不管是在通达的时候,还是在穷困的时候,志向都不改,这是讲到「临大节而不可夺其志」。这个『毅』就是讲自强不息,哪怕是普天下之人都不去行仁道,我还是要坚持,这就是毅力。他之所以有这分坚持,正是因为他有这种使命感,他负起重大的责任、任务。什么任务?在天下推行仁道,弘扬圣贤教育,而这条路很遥远,一生要坚持,所以这里讲『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这是真正一个士人他所做的事业。

  在古代一般人都有四类工作,所谓是士农工商。士就是讲读书人,士人;农是农民;工是这些工人、工匠;商是商人。那农工商都属于生产营利的人,而唯独士人不生产,那他做什么?他的事业就是全力在学道。学好了,他就去弘道,这是他的志向。所以这种人,在社会上最受尊重,他不为名、不为利,就一个目标,志于道,他自己修德立身,为世间人做好榜样,他的工作就是教学,把圣贤的道理教给大家,他做老师的,所以人们尊重他。他做老师,他也不收学费,天天教学教得很辛苦,一天上好几个钟点课,一分钱学费不收,全是义务。有想学的心的那些人,他们自己自动聚集,士人也不会去招生,因为圣贤的学问是师道,师道有它的尊严,就是「只闻来学,未闻往教」。他不会去招生,你不请他他自己去教,不会这样做。只有你来求学,你有求学的心,你才能学得到;你没有求学的心,我怎么样去教,教不进去。学者要有诚敬心,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这就是师道。

  士人他不收任何学费,也不要出名,也不要利养。有的人是富家子弟,家里有条件,他还能供养一下老师。如果是没有条件,家里贫寒的,老师不仅不收他的学费,甚至会倒贴帮补他。因此,老师真正受世人敬仰。他这个德行做出来,不做出来怎么可能服人?所以古代士农工商,把士人排在第一位,跟现在不同。现在最尊重什么?有钱人,商人有钱,现在是倒过来了,商摆在第一位,过去商摆在最后,不一样。说老实话,现在真正的士人也没有了,上哪找以仁为己任、死而后已的人?真有这样的人,自然大家尊重他,肯定会把他推到第一位,现在没有了。现在学校里的老师,他们都是要工资的,而且真的都要钱、都讲钱。我过去在大学里教书,也受了这种污染,出去一堂课讲一个小时,他们至少给我六千块钱,我才愿意干。你看这都是卖了,士人都变成商人,所以不受人尊重,这也没话说。现在?放下了。把那个工作辞掉,真正来学一下做士人,所以教学一分钱不收。我也不要钱,钱已经对我没什么用处了,我连银行账户都关掉了,没用。我跟恩师学习经教,因为我自己没有工作、没有收入,跟着恩师当然也没办法给缴学费,恩师也不需要。甚至老人家有时候还给我一个红包,让我有点零用钱,还帮补我。

  现在做这个工作,还真有点像士人的工作了,以仁为己任,也是立志死而后已。一日不死,一日不休,天天就干这个,干得很来劲。天天,你看现在每个晚上两小时,逢二、四、六、日再加两小时,一天两到四小时讲课。在以前大学没这么多课程,我一个礼拜就上六个小时课。过去在大学里面很自在,礼拜六、礼拜天那肯定是放假,一个星期上两堂课,每堂三个小时,上完了,你爱上哪上哪。还有寒暑假,寒暑假加起来有三个月。那工资也不错,工资很高,而且可以到处旅游,我参加很多学术会议,那都是公家给钱。现在,真的是跟过去没得比。现在是没有星期六、没有星期天,天天都是工作日,星期六、星期天还特别忙,上四个小时课,又没有钱。人家看你这是何苦来?这是什么?人各有志!过去虽然是在大学教书,不能称为士人,没有资格叫士人。你看士人这里讲的,「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这才叫士人。现在有点像个士人的样子,在学着做士人了。所以心里面很欢喜,真正有点体验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味道。

  生活现在也很简单,每天吃两顿饭,都是早餐自己做,午餐是协会供给,晚餐也就不吃了,因为往往是晚上都要上课,也没工夫吃饭,也用不着吃饭,慢慢习惯了就断掉了。虽然生活很简单,住的很小的一个套间,天天生活是特别有规律。不规律不行,你得赶着那个时间点,天天重复同样的工作,但是不觉得枯燥、不觉得乏味。为什么?浅尝到一点法喜。夫子讲的乐在其中,颜子的不改其乐,真有点体会了。这种体验,觉得那种快乐,真的超过世间的名闻利养带来了快乐,那简直是不能比。名闻利养的享受那只能叫刺激,带给你的是让你有一种虚荣的感觉。但是学习圣贤教育里头得到内心的充实、喜悦,完全不一样,味道不同。两种味道比起来,那真是古人讲的「世味哪有法味浓」!真正尝到这个味道,真的不会停止了,叫欲罢不能,停不下来了。那肯定我们想到,这样下去死而后已是必然的,不到死都不会停。

  就像我们恩师一样,你看他干了五十多年,从学佛,二十六岁学佛,到明年整整六十,一个甲子,他还是乐此不疲,天天也上课,现在八十四高龄,天天上课不断。有时候我们做弟子的会劝导他,老人家别太累了,可以歇一天讲一天。「不行,这是我快乐的源泉!」停不下来,真正是死而后已。这个死而后已,不是说他觉得很苦,忍着那个苦一直到死为止,不是,他乐!他乐,他才能够做到长时的、长期的坚持。如果没有这种乐,那要坚持确实是不容易。所以,以仁为己任这个乐,不是世间人可以能够体会到的,而你真正得到这个乐,你就不会停止。

  曾子本身给我们做个好样子,雪公在《讲要》里面就提到他一生行孝道。这是前面一章《论语》就讲到了,本篇里面的第三章,他对弟子们讲,「启予足,启予手」。他是临终之前让弟子们把棉被打开,看看我的手脚、全身完好无缺,这是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得来的,一辈子行孝道,真正做到了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所以他说,「而今而后,吾知免夫」。临终的时候才说「免夫」,免就是说以后可以免了,不用再做了,到了生命的尽头,死而后已,这是他行孝一生。

  曾子也是非常讲礼的,在生死关头也丝毫不失礼。记载里面就讲到他在病重的时候,鲁国的大夫季孙子为了表示对曾子的敬意,你看大夫们都很敬重曾子,前面一章,第四章,孟敬子去探望他,季孙子也问候他,给他送来一张大夫专用的竹席。曾子他不是大夫,按礼来讲,他不能够用大夫专用的竹席,这是违礼的。可是他得了重病,卧床不起,人家给他铺上,他睡在上面,结果被他的一个侍童看到了,指着这个席子问他的学生,「这是大夫用的竹席吗?怎么这么光泽、华美!」他的学生就讲,「你别说别说」,想瞒着老师,因为这个竹席肯定是比较舒服,做学生的想让重病的老师睡得好一点。结果那学生想制止侍童这样讲,还是被曾子听到了。曾子听了之后非常吃惊,说「这个席子是季孙赐给我的,但是它是大夫用的席子,我现在要把它换下来。我现在已经坐不起来了,没有力气换席子了。」于是他就让儿子帮他换席子,他儿子对他说,「父亲,您病情这么重了,身子不便移动,等明天天亮了再换吧!」曾子对儿子说,「你爱我不如侍童!君子爱人是用德,小人爱人才只顾眼前的舒服,赶快把这个席子给我换下来,让我能够守礼而终,就足够了」。他儿子只好遵照父亲的指令,给他换去了席子。结果把曾子抱起来,换好了,准备要让他躺下去,没等身子躺稳,曾子已经去世了。你看,在临终的时候还守礼。最后他是没有违反礼,他走也走得安详,这真的叫死而后已,一生做到了仁,做到了孝,做到了礼。所以他老人家讲这句话,自己是给我们做出好榜样来了,感动力就强,让我们看了之后,就让我们生起效法的心,生起浩然正气。

  现在士人简直是凤毛麟角了,到哪里找?打灯笼都找不到,与其希望别人做士人,不如自己做,自己真正要做到以仁为己任,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要有使命感。我在二000年,我还在美国教书的时候,跟母亲从美国飞到新加坡,拜访恩师上人。老人家见到我来很欢喜,在他的小寮房,在那个小圆桌上,那圆桌只能坐三个人,很小,请我们(我和母亲)吃汤面,晚餐是汤面,他不吃晚餐,陪着我喝水。我们俩就吃汤面,那汤面是很稀的,就是非常清淡的晚餐。之后大家一起聊天,我向恩师请问,我是抓住时机赶快请教,我问老人家,我简单的报告了一下我的近况,「现在博士毕业了,在美国大学教书,我们应该怎么样来学习?」恩师对我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话,说「要有使命感」,二000年说的这个话,十年前,印象非常深刻。

  什么使命?「仁以为己任」,要有这个使命感!我们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来做这个事的。在这个世间,我们自己成就,还要弘扬圣教,帮助社会大众一起成就,那最重要的是自己先立志。这个「弘」,我们也可以解释为弘大的志愿。正如佛法里讲的,菩萨四弘誓愿,第一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我们修学的推动力;第二是「烦恼无尽誓愿断」。因为有立志,所以断烦恼就天天不间断。每天我们就做反省、改过的功夫,天天不离圣贤的教诲。在我跟恩师认识十多年来,真的基本都做到天天不离经教。虽然不离经教,还是很多烦恼习气。要是离了经教,那真的就不是人了,自己都已经没法想象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了。古人讲,「三日不读圣贤书,则面目全非」,那是在古代的社会,还比较清净,没那么多污染。现在是一日不读圣贤书则面目全非,我真正是有很深的感受。

  这一段时间来,读圣贤书,深入经教,天天听经,进步比较快。好了,有一段时间停下来了,可能会很忙,或者种种原因,听得少了,立刻就掉价了,那退步,比原来的起点还差。然后要重新用圣教洗刷自己的这些过失,改过、忏悔,再慢慢上来。这修学是进进退退。为什么进进退退?因为这个力度不够,到现在我还深感觉到这一点,现在我基本上一天有十个小时不离圣教。就拿今天来讲,我讲课就四个小时,还有听我们恩师两个小时,这就六个小时;完了自己还读经,我读《无量寿经》一小时;还拜佛,基本拜一个小时,你看这就八个小时了;然后还备课,备课得有四个小时,十二个小时,这样干,还勉强能够看看自己的样子,不至于面目全非。现在这样专职干,还是有习气,不能够完全克服,念头里头。虽然说身体不造作恶业,口里也不说那些恶语了,我除了讲课以外,其它时间基本不讲话,恶行、恶言基本断了,恶念还有,贪瞋痴慢疑等等的这些恶念降伏不住。所以你看没有大剂量的熏习,成就不容易!恶念一起来的时候,立刻就要把它对治,放下。但我相信这样功夫用得久了,虽然自己业障习气重,还是能够有一天把这些习气降伏住。先断恶念、执着,最后把分别断掉,妄想也断了,你就成就了,你就是圣人了。所以这个讲毅力,弘讲的是志向。毅是真正锲而不舍,在修学的当中,起起伏伏,但是不退心、不气馁,屡战屡败,还要屡败屡战,降伏自己的习气,就好像跟千万敌人做斗争一样,你要不战胜它,就被它战胜。格物的功夫,格就是格斗,跟自己物欲、烦恼、习气格斗,把这些念头格除尽了,我们的心地才恢复纯净纯善。

  蕅益大师批注当中说,「弘毅二字甚妙,横广竖深,横竖皆不思议」。蕅益大师赞叹曾子用这两个字,弘毅。弘是讲弘大,弘大是讲在横面上的、空间上的。广,广是广大无边,横遍十方。竖是讲时间上的,竖深,竖穷三际,过去、现在、未来。这个深讲到念念不离圣教,念念好善好德,这是跟佛法里面讲的,菩提心里面的深心是一个意思。深心就是好善好德。「横竖皆不思议」,这不思议是无边的、无际的,涵盖整个宇宙一切时空。这讲我们的志向广大,修行功深。下面又说「但死而后已四字,甚陋」,蕅益大师评价得很中肯,赞叹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这个讲得好,但是「死而后已」讲得就不够那么好了。这是因为曾子所学有局限性,他学的是世间的学问。世间学问到他这种地步,可以说很圆满了。这世间只讲一世,从生到死而已,所以他只讲死而后已。已,就是停止了。那实际上死还不是已,死了还没停止,这一生死了,还有来世,生生世世,生生世世都不已,这才是真正的弘毅。

  所以菩萨四弘誓愿,发的愿,那可不是一生一世,是尽未来际,无量无边劫都是这个誓愿。刚才讲到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这是讲到修行的功深;「众生无边誓愿度」,是讲的志向之广大;「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也是讲弘,所以学问、见识要弘大;「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也是讲毅。四弘誓愿头两句和后两句,各讲一个弘毅。佛道无上誓愿成,佛道是佛,中国人讲圣,圣道无上誓愿成,这个圣是出世间大圣。尽未来劫,不成圣道那我不罢休,这个叫做弘毅。所以哪是死了以后就停了?这四个字用得不好。蕅益大师在这里把这个意思往上提升,所以佛法帮助儒家提升。

  他讲「孔子云:『朝闻道,夕死可矣』,便是死而不已」,所以曾子还没到孔子的境界。孔子能说出「朝闻道,夕死可矣」,曾子他没有真正体会。什么道?这个道就是自性真如之道,《中庸》里面讲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那是知道不生不灭的本体了,这个本体就是我们的性,灵性不灭。我们的肉体会死,肉体是一个暂时的,也不是自己,身体不是我,它只能说是我所有,像一件衣服一样,它老了,不能再用了,就把它换下来,再换一个新衣服,但是我们的自性是不灭的。所以你真正了解自性才是自己,这叫闻道,你就不会执着身了,那夕死可矣。闻道了之后,立即死都没有问题,为什么?根本没生死,你已经了解生死的是这个身体而已,我们真正的自性不灭,不生不灭,那叫了生死!了是明了,你真正明了了,哪有生死!自性是如如不动,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这是我们真正的自己。所以孔子闻道,他也就超越生死。所以「死而不已」,这个死是讲身体,身体死了,他求道还是不已,不停止,生生世世常修圣道,直至圆满成大圣而后已。

  「又云:『未知生,焉知死』,便是死生一致。」这个话是孔子对子路讲的。子路有一天心血来潮,向夫子请问,「敢问死」,死的学问很少听夫子讲,他突然想了解了解死了以后是怎么办。夫子回答他,「未知生,焉知死」,你生的学问还没弄清楚,还想弄清楚死的学问,换句话说,死的学问比生的学问更大,那是轮回。真正什么在生死?只是你肉体在生死,你舍身受身而已,还有一个不死的,不死的在哪?就在你那个生死的身中,在你那个能生死的身体当中有一个不生不死的,你才了解原来死生一致,生死都不二。为什么不二?因为根本没有生死。这个身体你看到有生死,但是它的性是不生不死,真正你能做到生死一致、生死不二,你就超越生死了。所以这是什么?出世间的学问。

  生死与不生不死都是一不是二,这叫「死生一致」。比方说,菩萨有能力重回生死来度众生,在六道里面度众生,他要示现生死。释迦牟尼佛也是这样,他示现有生有死。可是你看他有生有死,他是不生不死,生死和不生不死不二,他住在不生不灭的涅盘境界,而幻现出一个生死的身相。那实际上,你说他真有生死吗?没有!那是幻现的假相,他的性如如不动。如果这个很难理解,我们举一个比喻,像诸位现在都在看这个荧屏,看到这个形像,锺茂森在这讲课。我们的讲课两个小时,刚才锺茂森出生了,现出来在荧屏上;两个小时之后他死了,离开荧屏。你看到这两个小时,譬如说这两小时是锺茂森的一生,他有生有死,那是你看到的相,那个相是假相,不是真相。

  你看到的是什么?实际上屏幕上那些电流把那种光子显现出来,你的荧屏上显现出一个由无数的光子形成的这么种图案,就像电视机,电视机是那电子打在屏幕上。你现在看的是投影,投影是光子打在屏幕上,屏幕才是你真正看到的。屏幕有没有生死?屏幕没有生死,它一直都在那,两个小时之后屏幕上不显现影像了,可是它还在,它没有变化。我们用屏幕代表不生不死的自性,用我这个锺茂森的人来代表生死的身相,你就了解了。你看到他生死,他实际上没有生死,自性如如不动。自性虽然能现相,像屏幕现出这个相,但是不会随着那个相而变化,不会随着那个能生死的相而去生死,它不会变化,本不生灭,本无动摇。而它上面,即使现相的时候,跟您讲它还是自己没有相,还是清净的。我锺茂森不会一下蹦到那个屏幕上,没有。你看到的那个只是个假相,屏幕还是屏幕,你去摸一摸,它没有增加一点,也没有减少一点,不增不减,本自清净,虽然现相也是清净,不现相也是清净。你看本自清净,但是它能生万法,什么相它都可以现,随着你的心、随着节目内容它会现相。节目是哪来的?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宇宙万法是我们的心,我们的阿赖耶识种子现行,每一个种子现一个相,就是这样而已。

  你真正明了了,这叫闻道。闻道之后,夕死可矣!真的,你还会害怕死吗?实际上就根本没有死,这叫死生一致!那孔子他入了这个道,曾子还没有,「故知曾子只是世间学问,不曾传得孔子出世心法」,他没有得到孔子真正的出世心法,那谁得到了?只有颜回得到了,蕅益大师讲,「孔子独叹颜回好学,良不诬也。」孔子说这个话的时候,颜回已经去世了。有人问孔子,说你的弟子里面谁最好学,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说现在没有了。你看孔子讲这个话曾子在,孔子有三千门徒,他谁都不赞叹,只赞叹颜回好学。孔子了解弟子,每个人的境界他了解,谁真正得到他的心法?真的只有颜回,「良不诬也」,这是讲的实话,没有骗你。颜回不仅得孔子世间学问,也得孔子出世心法,所以讲到儒家,这两个人都是圣人,孔颜二人,师徒二人都证得这个境界了。什么境界?不生不灭境界。曾子还没证得,但是已经很难得了,他是世间的圣贤,但是还没有出世,也就是说,他没了生死,没出三界六道。像他这样的人,一定是在人天善道,不会堕落恶道去。

  江谦补注就讲到,「横遍十方谓之弘,竖穷三际谓之毅。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谓之重。死而不已,谓之远。」江谦老人家把这个弘、毅、重、远四个关键词做了个解释,解释得很好,这是根据蕅益大师的理路下来的。蕅益大师可以说得孔颜心法,江谦先生也得到了,江谦是跟蕅益学了,可以说江谦是蕅益的私淑弟子了。江谦是民国时代,蕅益是清朝初年,相隔好几百年,但是都成就了,江谦先生最后念佛往生净土。

注释出处[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弘毅:弘,广大。毅,强毅。

上一篇: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下一篇: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全   文:论语名句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相关阅读你可能喜欢

[论语名句]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名句]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名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

[论语名句]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论语名句]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

[论语名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名句]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名句]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

[论语名句]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名句]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

用户评论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国学经典诗人初唐四杰四书五经名贤集唐宋八大家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中秋节抒情诗爱国诗离别诗送别诗思乡诗思念诗励志诗悼亡诗哲理诗爱情诗婉约词惜时诗写人诗赞美母亲赞美老师古诗古诗十九首经典咏流传第五季小李杜中国诗词大会第九季中华经典诵读大会四大名著易经论语周易起名五行缺什么中国好诗歌中国考古大会英语作文典籍里的中国朗读者第三季中华经典诵读大会诗画中国十二生肖星座运程黄道吉日蔡确

蔡元定

徐铉

公冶长

孙偓

颜无繇

戴头而来

长驱而入

虎踞龙盘

科头赤足

一唱一和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立春古诗词考题古诗十九首陈谏议教子

回车驾言迈

秦西巴纵麑

答谢中书书

龟虽寿

宿建德江

夭红过眼随荣谢,菊秀兰香自占春。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原文解释翻译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Copyright © 2016-2023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皖ICP备16011003号-2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

谈古喻今,习近平与青年谈心时引用的那些名言隽句-新华网

谈古喻今,习近平与青年谈心时引用的那些名言隽句-新华网

谈古喻今,习近平与青年谈心时引用的那些名言隽句

客户端

搜索

频道

时政 地方 法治 高层 人事 理论 国际 军事 访谈 港澳 台湾 华人 财经 汽车 房产 教育 科技 能源 论坛 思客 网评 图片 视频 彩票 娱乐 时尚 体育 食品 旅游 健康 信息化 数据 舆 情 VR/AR 微视评 公益 无人机 一带一路

第一头条

讲习所

近平日历

近平STYLE

专家库

报道集

新华网> 高层> 正文

谈古喻今,习近平与青年谈心时引用的那些名言隽句

2019-05-02 07:33:30

来源:

新华网

提示:全文字,阅读需要分钟

关注学习进行时

微信

微博

Qzone

  【编前语】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青年的成长成才。在与青年的谈心讲话中,他多次引用古语名言勉励青年。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摘录其中部分,与您一起学习体味这些名言隽句的深意。

  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

  ——2019年4月30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原典】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2、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正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2019年4月30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原典】

  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明]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

  3、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019年4月30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原典】

  夕阳不驻东流急,荣名贵在当年立。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

  ……

  ——[唐]权德舆《放歌行》

  4、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实学。学生在大学里学什么、能学到什么、学得怎么样,同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密切相关。

  ——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原典】

  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南北朝]刘昼《刘子·崇学》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

  ——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原典】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原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2016年4月26日,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原典】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北宋]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8、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广大青年要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

  ——2016年4月26日,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原典】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

  ——[东汉]王充《论衡·实知》

  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

  ——2015年7月24日,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

  【原典】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10、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原典】

  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管子·牧民·国颂》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原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礼记·中庸》

  12、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

  ——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原典】

  “呜呼!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尚书·周书·周官》

  13、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古人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说的是学问的根基好比弓弩,才能好比箭头,只要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就可以让才能很好发挥作用。

  ——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原典】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

  ——[清]袁枚《续诗品·尚识》

点击进入专题

【纠错】

责任编辑:

王佳宁

时政 地方 法治 高层 人事 理论 国际 军事 访谈 港澳 台湾 华人 财经 汽车 房产 教育 科技 能源 论坛 思客 网评 图片 视频 彩票 娱乐 时尚 体育 食品 旅游 健康 信息化 数据 舆 情 VR/AR 微视评 公益 无人机 一带一路

关注我们

新华社简介 公司官网 联系我们 我要链接 版权声明 法律顾问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中心



010020021600000000000000011199211124443180

任重道远的解释|任重道远的意思|汉典“任重道远”词语的解释

任重道远的解释|任重道远的意思|汉典“任重道远”词语的解释

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查询索引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条目

汉字

词语

成语

汉字拆分

拼音

笔顺

五笔编码

仓颉编码

四角号码

UNICODE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查询索引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任重道远(任重道遠)

拼音 rèn zhòng dào yuǎn 注音 ㄖㄣˋ ㄓㄨㄥˋ ㄉㄠˋ ㄩㄢˇ

任重道远 词语解释

解释◎ 任重道远 rènzhòng-dàoyuǎn[the burden is heavy and the road is long — shoulder heavy responsibilities] 担子重,路途远。比喻肩负需经历长期奋斗的重任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国语辞典任重道远 负担繁重,路途遥远。比喻长期肩负重大的任务。语出《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商君书.弱民》:「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马牛,济大川而无舡楫也。」也作「道远任重」。英语 a heavy load and a long road, fig. to bear heavy responsibilities through a long struggle (cf Confucian Analects, 8.7)​德语 die Aufgabe ist schwer und der Weg ist weit , vor jemandem liegt eine schwierige und langwierige Aufgabe 法语 porter longtemps une lourde responsabilité, prendre une charge lourde pour un long trajet © 汉典

任重道远 成语解释

任重道远【解释】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示例】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近义词】全力以赴、负重致远【反义词】无所事事、无所作为【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汉典

任重道远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任重道远 任重道远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rèn zhòng dào yuǎn,意思是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出于《论语·泰伯》。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认镫认纳刃游余地刃创韧力认保状辟遠朴遠

相关词语

任教任出任木任命状任信任刻出任鄕任备任时任徙任典任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远犹远近驰名远寿远水救不得近火远谋深算宏远偏远逖远慕远平远委远

意 见 反 馈

联 系 我 们

关 于 汉 典

免 责 声 明

粤ICP备10071303号

ZDIC Facebook

ZDIC Twitter

Qgroup:203589259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