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钱包下载2.0 旧版还有吗|百谷王

作者: im钱包下载2.0 旧版还有吗
2024-03-07 22:39:46

百谷王(词语解释)_百度百科

词语解释)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百谷王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添加义项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百谷王[bǎi gǔ wáng]播报讨论上传视频词语解释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百谷王 拼音: bǎi gǔ wáng 指江海。百谷之水必趋 [1]江海,故称。中文名百谷王拼    音 bǎi gǔ wáng 释义指江海。百谷之水必趋江海,故称。《老子》:“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蒋琛》:“自怜休退五湖客,何幸追陪百谷王。”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网-当前为电脑版【切换为手机版】

老子简介

老子名言

道德经简介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下载

道德经全文讲解

道德经朗读(道篇)|(德篇)

道德经译文精简版

道德经逐句翻译

道德经与风水学

“道”的意思

人生感悟

老子故里

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故事

第六十六章

[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①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②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③,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

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所以,有道的圣人虽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推戴而不感到厌倦。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注释]

1、百谷王:百川狭谷所归附。

2、圣人:一本无此二字。

3、重:累、不堪重负。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江海所以能�榘俟韧跽撸�以其善下之,故能�榘俟韧酢J且月}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後之。

�}人非砍上人,非欲先人也,�w下之後之,其道不得不上且先耳。

是以��上而人不重,��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吠贫�不��,以其不��,故天下莫能�c之��。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查阅以下相关章节快速进入)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第40章

第41章

第42章

第43章

第44章

第45章

第46章

第47章

第48章

第49章

第50章

第51章

第52章

第53章

第54章

第55章

第56章

第57章

第58章

第59章

第60章

第61章

第62章

第63章

第64章

第65章

第66章

第67章

第68章

第69章

第70章

第71章

第72章

第73章

第74章

第75章

第76章

第77章

第78章

第79章

第80章

第81章

 

 

 

 

 

 

 

友情链接:

道德经解读: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 知乎

道德经解读: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 知乎首发于我读《道德经》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道德经解读: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耳纹AI一侯公子调理改善:近视、散光、弱视、老花眼、白内障、飞蚊症、干眼症等老子曰:“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意思是,江海所以能成为许多河流所汇往的地方,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位,所以能成为许多河流所汇往。一般情况下,我们对领导者的感觉是有名利、有地位,是高高在上的,可以随意对人发号施令。其实有道的领导者并非如此,他一切为了大家的利益,放低姿态为大家做事,却不与民争利,“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正如那种真正的大师,他的态度也绝不是盛气凌人,而是待人谦和,与大师交谈,会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当我们把自己放低的时候,能看到别人更多的优点,并可以从中汲取优点和长处,不断取得进步,如江海般接纳一切细流。虽然我们看不到每个人的心,但是所有人心放在一起就像海洋,如果你把心放低了(虽放低姿态,但亦心怀天下),其他人心就会向你汇集。比如我开个便利店,我的店铺与隔壁店距离不远,卖的商品相差无几,明码标价,在这种场景下,什么能让一个店生意兴隆,又是什么能让一个店生意凋败,差别在哪?那就是做人的态度。比如,我们进到有些店铺,看到的是店员一副冷若冰霜的面孔,回答顾客的提问也是漫不经心,而且顾客跟店员说话还要陪着小心,让人感觉自己错了,就不应该来。久而久之,这水(顾客)就流向了其他地方。要想店铺生意兴隆,人心之水向我汇集,就应像大海一样“善下之”。千万条小溪,都会流入江河,最终归入大海!发布于 2020-11-12 18:48道德经(书籍)文化教育​赞同 2​​1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我读《道德经》“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一起学习文化

帛书本《老子·德经》第66章应该怎么解读? - 知乎

帛书本《老子·德经》第66章应该怎么解读? - 知乎首页知乎知学堂发现等你来答​切换模式登录/注册道德经(书籍)老子(人物)老子道德经(书籍)帛书本《老子·德经》第66章应该怎么解读?关注者14被浏览1,221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添加评论​分享​13 个回答默认排序知乎用户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是对儒家《周易》中庸思想的一个粗制滥造的喻意。就如韩非子《喻老》是对《老子》的一种喻意一样,这是《老子》在——“喻易”。这个思想,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它,来自《周易》的——《既济》与《未济》两卦。《既济》,就是已得,因而——无争之争;《未济》,就是未得,因而——无得之得。中庸,是儒家道德学说的最高境界。但,《老子》的这个“喻意”,咋看都像是再讲——刘玄德(善装的伪君子帝王)。而,《老子》确实尚——玄德。因而,这与原本的中庸思想就相去而伪了。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咋看,这都是个小人。因为,圣人不存“上民”之心,不存“先民”之意。《老子》常言“无知无欲”,而却又教“帝王”——欲上民,欲先民。看来《老子》的“无知无欲”,就是愚民用的,使民“无知无欲”,让帝王“有知有欲”——装君子。《老子》不是什么孔子问礼的老聃所作,因为老聃是懂礼之人,不是反礼之人。《老子》是战国末期儒家一代宗师荀子所作。荀子是儒学大师,当然明白儒家之道。但荀子后期,提出人性恶,因郁郁不得志而黑化成道家之祖,作《老子》,创“帝王术”。《老子》就是荀子教“帝王”修身治国平天下用的“帝王术”。但《老子》中不仅有儒家学说思想,更加入了荀子个人的“人性恶”观点,加入了荀子“愚民弱国”的反儒家思想。《老子》是荀子后期矛盾思想的体现。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下真正的——儒家中庸思想之意——这是任何人都能学的,而非帝王圣人:既济未济综合解释亨,小利贞,初吉终乱。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卦辞。既济者,无争之争;未济者,无得之得。亨,嘉之会,与人和善;小利贞与濡其尾,都只是获小利之意;初吉终乱,是难以把握平衡之意,最初能把控好越往后越难把控。无攸利,指不能长久保持。小狐,小的智慧小聪明,没有大的施展智慧的机会。既济与未济互为阴阳卦,正着看是既济倒着看就是未济。且两卦很容易相互转换,就是既济可轻易变成未济,未济也可轻易变成既济。两卦也很相似。是阴阳最为平衡的两态。其实,这就是儒家讲的中庸状态。如走钢丝一样,不好平衡。只能在这种状态中获小利,而难大光。曳其轮,濡其尾,无咎。濡其尾,吝。初爻地,指明卦意,重点是:要节制获小利。曳其轮,指有节制;濡其尾,指获小利。既济,已是获小利状态;未济,是将要获小利状态。既济已获利而不贪因此有节制而曳其轮;未济还未获利因此为了获利而吝而小心翼翼。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曳其轮,贞吉。二爻春。既济丧其茀失利需克制,未济尚未得利还没有濡其尾因此也需克制。七日得:古人认为七日为一阴阳循环之节,所以,这表达的是要有节制等下一个机会再获利的意思。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未济,征凶,利涉大川。三爻夏。既济克制不冒进而获利,未济前路难行但仍坚持正道才能获利。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赏于大国:是典故,高宗伐鬼方花费数年时间不使用冒进的小人才成功,犒赏大国功臣。繻有衣袽,终日戒。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四爻秋。此爻对应四时第三时节秋时,既济者,此时已获利应该要有节制。未济者,在消除隐患后也获得了利益。繻有衣袽,穿着外表朴素内在有乱棉絮或有补丁的衣服,是指用度有节制不奢华浪费。未济伐鬼方成功后受赏获利。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五爻冬。这是既济的九五,未济的六五。冬时考功记功,也就是年终考评。只要能克制,既济与未济皆吉。东邻杀牛,指自私贪利;西邻之禴祭,指获利后与大家共享而不贪。濡其首,厉。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上爻天。多警戒语注意事项:濡其首,指贪利;饮酒,指不贪利(如,《需》卦的需于酒食)。既济与未济皆因濡其首之贪而不利。未济,如果能获利不贪,则无咎,如果贪则失去孚信,无攸利。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君子以慎辨物居方象辞。既济者慎思防贪;未济者慎辨寻方。二卦,皆谨慎思辨,小心行事,保持获利状态。编辑于 2022-12-14 19:29​赞同 1​​2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吃心补钙好学近乎知,⼒⾏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关注※帛书本: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通行本: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差异:无差异※释义: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汇聚之地,是因为它甘居百川的下游,这样才能让百川归往。所以圣人想要处在人民的上面,就必须要在言辞上谦下;想要处在人民的前面,就必须要把自身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所以圣人处在人民的前面,但人民不会认为受到妨害;圣人处在人民的上面,但人民不会认为受到负累。天下人都乐于推戴他,而不会厌弃他。不正是因为他不与人争吗?所以天下没有谁可以与他相争。※解读:解析或释读老子的思想,不能就字面意思谈(这是为什么白话翻译,即使用词准确,翻译逻辑清晰,语言流畅,也未必能让读者更明白),而是要用一个方法,我称之为“对话式翻译(或解读)”。什么是对话式解读呢?核心是三个方法:第一是反向解读,也就是说从老子提出现象、观点的反面去理解老子说这句话的目的、起因等。如老子说“为无为”,你就要先搞明白什么是“为有为”,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老子为什么认为要“为无为”,就容易理解了。第二是以终为始法,也就是从《老子》每一章的最后,往前推,去理解老子为什么要这样说,也就是抓住每一章的“文眼”,这个文眼可能是一句话,也可能是一个字。以本章为例,老子最后一句话指明了,老子此章说了那么多、做了一番比喻、推理,目的是在解决一个“争”字,也就是圣人与民互相之间都不要争,而要“弗重”“弗害”“乐推”“弗厌”。抓住这个文眼,再回头看老子本章想说什么,就清楚了。第三叫听到文本没有说出的话,即俗话说的听话听音。人类表达意思的方式,除了语言还有表情、肢体、语气等等,即使是语言(及文字)本身,也有说出来的与没有说出来的,也就是俗话说的意在言外、听话听音。老子的格言式表达方式,决定了读者需要从文字意思背后或之外,去理解老子观点的针对性。本章里,老子的言外之意显然是,如果圣人不以言下之,不以身后之,就必然出现居于上位而让民众觉得是个负担,带领向前而难保不被后面的人放冷箭谋害,天下人会对圣人要干的事情冷漠或不积极参与,甚至会厌烦。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他们从来不自以为是,从来不高高在上。他们总是以谦虚的态度去对待老百姓,凡事都要问老百姓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老百姓不答应的事、不高兴的事,他们从来不会去干。本章还讲了“不争而争”的哲学。碰到好事,圣人从来不捷足先登,总是让老百姓先得到好处,老百姓没有吃饱他们不吃,老百姓没有穿暖他们不穿。他们不与民争食,也不与民争衣,所以,百姓都很推崇他们。结果他们众望所归,被大家推向前台,甘愿让他们做领导,服从他们的调度,接受他们的指挥。正因为他不争,所以天下没有哪一个能与他相争。以不争争,以无为为,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当然,老子只能把这种思想作为建议,进献给他理想中的遵循“道”的“圣人”。所以说,即使老子是在为执政者献计、献策,那也是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是为国家和百姓的利益而呐喊。发布于 2023-04-08 22:28​赞同​​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王穉登_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王穉登播报讨论上传视频明朝文学家、诗人、书法家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王穉登(1535 年-1612年), [9]字百谷、伯谷、伯固、 [3]号松坛道士。 [4]江苏江阴人,后移居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一说吴郡人)。 [5]明代后期文学家、诗人、书法家。 [4]王穉登年少时有才名,四岁时能属对,六岁善擘窠大字,十岁时能诗,名满吴会。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王穉登北游太学,阁试作《瓶中紫牡丹诗》,得大学士袁炜赏识,欲荐举于朝,未果。 [3]王穉登一度以布衣校书秘阁。 [6]万历十四年(1586年),与王世贞、屠隆等在杭州共举“南屏社”。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与同邑魏学礼、江都陆弼、黄冈王一鸣同被召为修国史,未上任,晚年王穉登以名士主持吴中风雅,声名极盛。 [3]后逝世,年七十余岁。 [7]王穉登工书法,擅篆、隶、行、草书, [5]著有《吴社编》《金昌集》《国朝吴郡丹青志》等。 [3]王世贞对王穉登高度评价:“故相国袁公以文显重嘉靖末,然生贵甚鲜可,而独才吾吴人王百谷于国士少双,百谷坐袁公广坐中,无所不睥睨。” [8]字伯谷号松坛道士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苏州长洲出生日期1535年逝世日期1612年主要作品《吴社编》、《弈史》、《吴郡丹青志》本    名王穉登目录1人物生平2书法特点3个人作品4人物评价5轶事典故人物生平播报编辑王穉(zhì,今作“稚”的异体字 [1])登,字伯谷(百谷),号半偈长者、青羊君、广长庵主、广长闇主、松坛道人、松坛道士、长生馆主、解嘲客卿。生于江阴(今江苏江阴),后移居吴门。四岁能属对,六岁善擘窠大字,十岁能诗,长益骏发,名满吴会。王稚登曾拜名重当时的吴郡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为师,入“吴门派”。文征明逝后,王稚登振华后秀,重整旗鼓,主词翰之席三十余年。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布衣、山人以诗名者有十数人,然声华显赫,稚登为最。他的书法,真草隶篆皆能,人们争相收藏。后人称其为吴门派之后劲,也是吴门派末期的代表人物。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云稚登:“名满吴会间,妙于书及篆、隶。闽粤之人过吴门者,虽贾胡穷子,必踵门求一见,乞其片缣尺素然后去。”“公安派”首领之一的袁宏道认为他的诗文“上比摩诘(王维),下亦不失储(光羲)、刘(长卿)”。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至北京,在大学生袁炜家任记室,辑《燕市集》。四十五年(1566年)访慈溪、宁波,归著《客越志》。隆庆元年(1567年)再至京师,辑《燕市后集》。自右向左:黄道周、文征明、陆治、王稚登万历十四年(1586年)曾与王世贞、屠隆、汪道昆、汪道贯、汪道会等在杭州共举“南屏社”。吴中自文徵明后,风雅无定属,穉登尝及徵明门,遥接其风,主词翰之席三十余年。同时期,山人布衣以诗名者十数,而穉登为最。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与陆弼、魏学礼等被召参与修史。书法特点播报编辑王穉登的书法师从文征明,他正是从文征明而上追宋元名家如苏轼、黄庭坚等。如万历戊申秋九月,王穉登七十四岁作《行书诗韩》,学黄庭坚笔意。他曾称赞黄庭坚“楷法妍媚, 笔势纵横绝胜菊坡”。王穉登十分强调以气势来统辖形式变化的和谐,在作品整体把握上显出一定功力。与此同时,在个别字上竭尽缭绕曲折之姿态,表现了他心中对取态的艺术旨趣。世传王稚登以隶书著称,明袁中道曾言其“隶书遒古,大胜真草”。但观其行书作品《兰亭集序》,实不在隶书之下。全篇以行书为主,俯仰映带,气脉连贯。笔意苍郁雄畅,变化多端。笔法方圆结合,随势就体,随体赋形,骨肉均匀。纵观整幅作品,具有舒展流畅的气势,寓巧于拙的用笔,内在挺劲的力感,使人感受到王稚登的行书不受传统成见的束缚,率真自然地将感情倾注于笔下,显示了明代尚势一派书法艺术的魅力。王穉登书法王穉登书法扇面个人作品播报编辑王稚登文思敏捷、著作丰硕,令文坛瞩目。他一生撰著的诗文有21种,共45卷。主要有《王百谷集》《晋陵集》《金阊集》《弈史》《丹青志》《吴社编》《燕市集》《客越志》等。其中后四种被收录进《明史·艺文志》,《弈史》被《四库存目》收录。同时,王稚登又是万历年间著名剧作家,著有传奇《彩袍记》《全德记》,在金陵剧坛颇有影响。人物评价播报编辑善书法,行、草、篆、隶皆精,清代钱谦益《列朝诗集》云:“穉登妙于书与篆、隶。闽、粤之人过吴门者,虽贾胡穷子,必踵门求一见,乞其片缣尺素然后去。”《游居录》谓其“隶书遒古,大胜真、草。”王世贞云:“百谷出入淳父,公瑕,而加尖峭。”周之士谓其“百谷瘦而不露骨。” [2]轶事典故播报编辑沈德符《敝帚斋余谈》记载:“今上辛巳壬午间(明神宗万历九年、十年)聊城傅金沙光宅以文采风流,为政守洁廉,与吴士王百谷厚善,时过其斋中小饮。王因匿名娼于曲室,酒酣出以荐枕,遂以为恒。王因是居间请托,橐为充牣。”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237. 何谓“百谷王”?“百谷”是百川吗? - 知乎

237. 何谓“百谷王”?“百谷”是百川吗? - 知乎首发于道德经三百问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237. 何谓“百谷王”?“百谷”是百川吗?舞酒绿林喜欢国学的高级工程师237. 何谓“百谷王”?“百谷”是百川吗?(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何谓“百谷王”?先看古人的注解:河上公章句:“‘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江海以卑,故众流归之,若民归就王。‘故能为百谷王’,以卑下,故能为百谷王也。”说卑下为百谷王,没解释“百谷”。此章王弼无注。看现代名人学者的解释:余秋雨翻译:“江海善于自处下方,因此成了百谷王者。”(余秋雨:《老子通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第196页。)也没解释“百谷”。南怀瑾说,江海包含了一切的山谷水流,百川皆归于海,海能容纳一切细流,所以称之为海。因为大海是世界上最低的地方,容纳了来自各处的淡水、咸水、清水、脏水等一切的水,而成为土地上最大的海洋。这是物理自然的道理,因此人的修养要像海洋一样,能包容一切。(南怀瑾:《老子他说》续集 东方出版社,2010年,第294页。)他也没解释“百谷”与“百川”。陈鼓应今译:“江海所以能成为许多河流所汇往的地方,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位,所以能为许多河流所汇往。”并注释:“百谷王:百川所归往。‘百谷’,即百川。《说文》:‘泉出通川为谷。’所以‘百谷’可作百川。‘王’:《说文》:‘王,天下所归往也。’这里的‘王’有归往的意思。”(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308-309页。)他很明确地说:“‘百谷’,即百川”,并且把“江海”当成“海”了。何谓“百谷王”?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把“百谷”和“王”分开来理解 。而“百谷”又关键在这个“谷”字。谷,会意字,甲骨文就有了。本义是指两山之间或两山之间的流水道。常用词汇有:山谷、河谷、川谷、溪谷等。也指庄稼和粮食的总称,如五谷、百谷。原文中的“百谷”与江海有关肯定不是粮食。“百谷”泛指溪谷——山间大大小小的泉水、溪流,但不是“百川”。川的本义就是河流,大大小小,纵横交错,平地上的河流。第三十二章有:“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川”、“谷”是不同的。谷是山间流水,川是平地水流。如成语名山大川,是泛指有名的高山和源远流长的大河。把“百川”放入原文,海可以为“百川王”,江只能为“小川王”不能称“百川王”。再说“王”字。王的本义是天子、君主。在这里按《说文》的解释比较恰当:“王,天下所归往也。”人民拥戴、向往、归附的王是“人王”;江海汇集山水溪流就是“百谷王”。“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这一句翻译就是:江海之所以能拥有百谷王的称号,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所以能成为百谷王。发布于 2023-01-12 10:49・IP 属地广西老子道德经(书籍)国学哲学​赞同​​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道德经三百问《道德经》不好懂,尝试以问答形式,逐句解读和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出处及意思_古诗文网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出处及意思_古诗文网

古诗文网

下载APP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德经·第六十六章》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_c32dd3f8f78d.aspx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摘自《老子·德经·第六十六章》

解释: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

赏析:老子以江海为喻,说明一个人应该像江海一样,善于居处下方,虚心好学,海纳百川,才能有所成就。

古文岛

APP客户端

立即打开

猜您喜欢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

纳兰性德《南乡子·烟暖雨初收》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佚名《迢迢牵牛星》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十里扬州 ,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

量大祸不在,机深祸亦深。

《增广贤文·下集》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千金方·诸论·论大医精诚第二》

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

《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毛泽东《七律·长征》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晏殊《玉楼春·春恨》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百谷王的解释|百谷王的意思|汉典“百谷王”词语的解释

百谷王的解释|百谷王的意思|汉典“百谷王”词语的解释

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查询索引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条目

汉字

词语

成语

汉字拆分

拼音

笔顺

五笔编码

仓颉编码

四角号码

UNICODE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查询索引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百谷王

拼音 bǎi gǔ wáng 注音 ㄅㄞˇ ㄍㄨˇ ㄨㄤˊ

百谷王 词语解释

解释指江海。百谷之水必趋江海﹐故称。 -----------------国语辞典百谷王 江海。因江海为所有谷水汇集之地,故称为「百谷王」。《老子.第六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 汉典

百谷王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百谷王 《百谷王》是作者熊抓鱼创作的奇幻修真类网络小说,于起点中文网首发。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摆阔擺張柏塞麥柏马擺拉摆谱儿討亡陋亡得人者昌,失人者亡興亡銷亡断亡

相关词语

百靈舌百辞莫辩百囊網百响百辣雲百乳彛当百一百教一识百繩一戒百旅百懲一警百王豹王珪王得祿墓王跡王鐸王牌一字平肩王长发王贤王春王國王天無二日,民無二王

意 见 反 馈

联 系 我 们

关 于 汉 典

免 责 声 明

粤ICP备10071303号

ZDIC Facebook

ZDIC Twitter

Qgroup:203589259

WX:zdicwx

© 汉典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全诗赏析_古诗文网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全诗赏析_古诗文网

古诗文网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我的

APP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韩非子·大体》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第6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78章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虚实篇》——先秦·先秦诸子《诸子喻山水》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995677215263.aspx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出自先秦先秦诸子的《诸子喻山水》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韩非子·大体》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第6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78章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虚实篇》

完善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1、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必”同“毕”,尽。)2、知者乐水(“知”同“智”,智慧。)3、源泉混混(“混混”同“滚滚”。)4、是之取尔(“尔”同“耳”,罢了。)5、正善治(“正”同“政”,为政。)6、明主不厌人(“厌”同“餍”,满足)

二、古今异义1、未成一篑古义:差,今义:未来。

2、虽覆一篑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3、太山不立好恶古义:没有,今义:不树立。

4、江海不择小助古义:不拒

展开阅读全文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便停止不前;譬如填平洼地,即使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我便继续前进。”  上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心胸如果没有大地那样宽广,就不能负载万物。泰山对土石没有好恶之心(都能包容),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对细流不加选择,所以能够形成它的浩瀚。所以君主的气魄要像天地那样宏大使万物齐备,心胸要像山海那样宽广使国家富强。君主没有因忿怒而对臣民的残害,臣民没有因积怨造成对君主的祸患,君主和臣下都返璞归真,以道为归宿。所以长远的利益积聚了,巨大的功业建立了,名望树立于生前,恩德流传于后

展开阅读全文 ∨

课文理解

  论语·子罕

  以“为山”为喻,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事情的成败在于人的作为。做事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努力进取,终将获得成功。关键不在于力量大小,而在于意志是否坚定,是否持之以恒。

  韩非子·大体

  以“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为喻,揭示道理;君王要有宏大的气魄,宽广的心胸,才能使民富国强,才能建立功业且德泽后世,才能达到国家大治。

  管子·形势解

  以“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为喻,说明治国治学上也应有兼容并包的宏大气度,这样,明主才能聚集更多的百姓,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启示

  第一则(譬如为山) 事情成败关键不在力量大小而在意志是否坚定,是否持之以恒 ,喻立志

  第二则(上不天则下不遍覆) 君主要有宏大的气魄,宽大的胸襟,才能治理好国家 ,喻治世

  第三则(海不辞水) 治国治学要有兼容并包的宏大气势,喻为学治世

  第四则 (子曰)仁者稳重宽容,智者善动敏锐

  第五则(子在川上曰) 时光易逝,一去不返,要不断进取 ,喻惜时

  第六则(徐子曰) 要务实求学,循序渐进,名副其实

  第七则(孟子曰) 为人立志高远,治学讲求方法,循序渐进,逐步通达

展开阅读全文 ∨

猜您喜欢

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

——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中庸·第二十章》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荀子·荣辱》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佚名《古艳歌》

人有逆天之时,天无绝人之路。

——《醒世恒言·卷三十二》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陆凯《赠范晔诗》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李白《西施 / 咏苎萝山》

微信扫码登录

首次需关注公众号 |账号登录

X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百谷王的意思 - 漢語詞典

百谷王的意思 - 漢語詞典

漢語網

百谷王詞語解釋 / 百谷王是什麽意思

簡體拼音

[bǎi gǔ wáng]

反義詞

近義詞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指江海。百谷之水必趨江海,故稱。《老子》:“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補編·蔣琛》:“自憐休退五湖客,何幸追陪百谷王。”

百科解釋

《百谷王》是作者熊抓魚創作的奇幻修真類網絡小說,于起點中文網首發。

網路解釋

百字開頭的詞語

百吏百分之百百重百累百販百縣百馬百恨百緒百道百箭百貨百戎百千般百節百心百苛百團大戰百意百步王百子圖百舍百牛百般嬌百頃更多

王字結尾的詞語

民王吉佃王賊王辟王家王閻王賓王魚王僭王豬王李王裨王格王閻羅王甘王玄王公王西楚霸王雄王荊文王蝦王危王霸王廢王鬼王更多

其他詞語解釋

百試

百說

百貨

百請

百貨商店

百諾

百販

百讀

百賈

百諫圖

百賦

百越

關於我們

免責聲明

隱私聲明

聯繫我們

首頁

漢語詞典

古詩文

成語辭典

名言

漢語字典

句子

英漢字典

Copyright ©2023 漢語網